聂圣哲:四川大学苏州研究院将依托四川大学,引进川大领先、特色的品牌项目,尽早形成信息集成平台,充分利用苏州工业园区的资源优势,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用科技成果孵化高新技术企业,构建全面实现学校与地方合作的创新体系。研究院将面向苏州市特别是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需要,利用川大的科研实力和优秀的教育资源,在动漫、图形、口腔医学、生物材料、高分子材料、生物制药、科技金融、物流管理、宗教文化等领域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科技创新人才;通过运营办学项目和产、学、研一体化项目,搭建四川大学与东部地区交流与合作平台;努力把四川大学苏州研究院办成川大在东部地区开展教育、科研、技术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等项目的基地和窗口,增强苏州特别是苏州工业园区的区域产业化主干力量。希望各级领导、各位朋友一如既往地关心四川大学苏州研究院,我们完全相信,在共同目标的指引下,有苏州市委市政府和园区领导的大力支持,有川大师生的努力工作,四川大学苏州研究院必将为苏州的园区建设和四川大学的横向发展增添亮丽的一笔,创造出新的辉煌。
注:
聂圣哲—2007年-2010年出任四川大学苏州研究院执行院长
简历:聂圣哲,杂家,别名:聂造、聂造之、谢熹、姚蟹溪、倪夫勤。现任长江平民教育基金会主席,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 ,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 、上海师范大学等校兼职教授,上海戏剧学院客座教授 、博士生导师,任学术季刊《中华艺术论丛》编委会主任、中国建筑学会木结构专业委员会第一副主任委员、中国木结构产业联盟(木结构产业分会)轮值会长、中国化学会永久会员、美国化学会会员、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会员,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会员,中国戏曲导演学会理事。
人物履历
1965年1月,出生于安徽省休宁县月潭村农民家庭。
1971年2月-1979年7月就读于休宁县月潭人民公社月潭七年制学校。
1979年10月-1981年7月,就读于安徽省休宁中学高中部。
1981年9月-1985年7月,就读于四川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专业,获得理学学士学位。
1985年考取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但放弃攻读硕士学位的机会,并任教于安徽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988年在任教期间,因表现尤为突出,于23岁之际被破格晋升为副研究员,后赴美国求学攻读博士课程,但最终未获得学位。
1997年出任美国联邦德胜公司(FEDERAL TECSUN,INC.)在中国苏州工业园区设立的全资子公司德胜(苏州)洋楼总监一职至今,并创建了著名的德胜管理体系。
2004年出任长江平民教育基金会主席。
2007年-2010年出任四川大学苏州研究院执行院长。
主要成就:
聂圣哲,职业杂家,创办德胜-鲁班木工学校,休宁德胜平民学校,开中国平民教育先河。平民教育先驱,创出“匠士学位”,工匠精神首提者。
代表作品:
《中国人是如何管理企业的》、剧本著作《徽州往事聂圣哲剧本集》、散文著作《旅美小事》、科学著作《美制木结构住宅导论》、教育著作《养活教育》、艺术著作《艺术是什么》
文学作品:
先后在《中国科学》《人民文学》《诗刊》、Low Temperature Physics 等国内外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短篇小说、剧本、散文、诗歌、评论数百篇(首),出版《现代化学新学科》《美制木结构住宅导论》《养活教育》《中国人是如何管理企业的》《旅美小事》《聂圣哲剧本选集》《艺术是什么》《劳动课与养活教育》等专著及散文集十余部,先后导演了电影《搬家》《中奖之后》《我想对你好一点》及《为奴隶的母亲》,编剧并导演的舞台剧《公司》在北京首演,并连演八场,引起巨大反响,对中国传统戏剧观产生巨大的冲击。联合导演的数字电影《为奴隶的母亲》获得国际艾美奖等多个国际、国内奖项,联合导演的36集电视连续剧《大祠堂》及担任总策划的大型纪录片《徽商》播出后获得很高的收视率。编剧的黄梅戏《徽州往事》,2013年开始全国巡演取得巨大反响,受到全国各地观众的极大欢迎,在2015年第“二十七届为中国戏剧梅花奖竞演中”,韩再芬凭演此剧为黄梅戏剧种及安徽省夺得首个“二度梅”,剧本同时获得第二届鲁彦周文学奖。在当前戏剧界日渐凋零的现状下,黄梅戏《徽州往事》无疑给中国戏剧界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编剧的大型黄梅戏《靠善升官》、《倾宁夫人(又名:六尺巷·宽)》中型黄梅戏《途中》都得到了观众和戏剧界的一致好评。
主要成就:
聂圣哲著述颇多,领域跨度很大,且极具影响力。《现代化学新学科》《美制木结构住宅导论》(填补了我国的空白);《中国人是如何管理企业的》被波兰、阿尔巴尼亚等国引进,现已在12个国家发行;《养活教育》首发6万册,引起巨大轰动;《艺术是什么》以8种文字结集出版。
聂圣哲在任德胜(苏州)洋楼有限公司总监期间,创立了“德胜管理体系”。该管理体系被日本著名管理学家河田信教授誉为“与美国福特、日本丰田管理体系并列的世界传统企业管理的第三大管理体系”。 “德胜管理体系”与吉利汽车、小米科技等企业获得2021年德鲁克管理奖。
聂圣哲2003提出的“工匠精神”、2006年提出的“中国精造”等价值观,被国家先后采纳,先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0创立的“养活教育思想体系”正在被教育部逐步采纳,现正在推广中。
他提出的 “以品德为根基,以敬业为习惯,以技能为资本,以谦卑为情怀” 的“二十四方针”已成为中国职业教育当下拨乱反正的依据。他为中国MBA教育指出的“国际视野,布衣情怀”办学方向也被中国MBA教育中心奉为宝典。2005年创立的“匠士学位”、2016年创立的“艺士学位”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2003年提出的“ 高尚的品德是最宝贵的智慧,对当下中国尤其如此!”的观点,越来越被现实所验证。
外界评价
有人说聂圣哲是当代的鲁迅,也有人说,聂圣哲是当代的胡适,还有人说,聂圣哲是现代的陶行知……社会上公认的是,聂圣哲是集鲁迅、胡适、陶行知的优点于一体的人,这非常难得。聂圣哲先生本人不同意这个评价。有意思的是,圣哲先生不仅多才多艺,而且眼光独到,业余还爱好评论时政,喜欢对各国政局作出预测,且准确率较高。
杨 江—2010年-2015年出任四川大学苏州研究院执行院长
简历:杨江,原四川大学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四川大学商学院党委书记。2020年起任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校长。
宋文博—2015年至今出任四川大学苏州研究院执行院长
简历:宋文博,原《都市文化报》华东工作站总编,2012年任四川大学苏州研究院招生办主任,2015年起任四川大学苏州研究院执行院长。